来源: 新华网 | 2020-04-24 09:46:54 |
4月23日出版的《经济参考报》刊发记者孙韶华采写的文章《数据印证中国经济“稳”的定力“进”的潜力》。摘要如下:
数据显示,一季度我国经济社会大局保持稳定,以新产业、新产品和新商业模式为代表的新动能逆势增长。
在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的非常时期,中国经济显露出难能可贵的“稳”的定力和“进”的潜力。随着宏观政策更加精准有力,从“六稳”到“六保”全力稳住经济基本盘,中国经济复苏的脚步正在不断加快。
3月份主要经济指标较前两月降幅收窄
透过近期发布的一系列数据,尽管受到新冠肺炎疫情这一前所未有的冲击,中国经济依然显露出难能可贵的“稳”的定力和“进”的潜力。
从趋势看,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效显著,复工复产率不断提升。3月份,包括工业增加值、服务业增加值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、固定资产投资、进出口总额、城镇调查失业率等主要经济指标均较1至2月降幅收窄。全社会用电量、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发电量3月份降幅都出现收窄。据电网公司调度数据显示,4月1日至15日,全国发电量同比增长1.2%,实现正增长。目前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绝大多数已经复工。
从经济动能看,受疫情影响,传统动能被短期抑制,但随着消费回补会迎来恢复性增长。更可贵的是,以新产业、新产品和新商业模式为代表的新动能逆势增长。无接触配送、在线医疗、在线教育、远程办公等数字经济新业态、新模式发展呈现巨大潜力。数据显示,一季度,信息传输、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表现亮眼,逆势同比增长13.2%。
从基本面看,疫情是突发公共事件,支撑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条件和基本因素没有变,中国市场规模大、成长快、潜力充裕的基本特点不会改变。尽管疫情冲击严重,但是基础工业保持正常增长,防疫物资供应和生活必需品供应保障有力,14亿人的基本民生得到了较好保障,经济社会大局保持稳定。
“总的来看,一季度,在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我国经济社会大局保持稳定。”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、新闻发言人毛盛勇4月17日说。
“六稳”“六保”全力稳住基本盘
近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在强调加大“六稳”工作力度的同时,首次提出“六保”,即保居民就业、保基本民生、保市场主体、保粮食能源安全、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、保基层运转。
接受《经济参考报》记者采访的专家表示,面对疫情带来的前所未有的冲击,我国宏观经济政策进行了新的“校准”,从“六稳”到“六保”,进一步加大政策对冲力度,全力稳住经济基本盘。
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教授毛捷表示,在抗击疫情取得阶段性成果的同时,经济社会发展的稳定因素愈加突出,尤其是就业和中小微企业的稳定非常关键。要牢固树立底线思维,确保不出现系统性风险。
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宏观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王志刚表示,“六保”旨在对冲疫情带来的新不确定性冲击。
更大力度政策将不断出台
从3月27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“加大宏观政策对冲力度”,到4月17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“要以更大的宏观政策力度对冲疫情影响”,政策力度不断加大。下一步,政策还将层层深入。
稳定汽车、家电等传统大宗消费,适当增加公共消费,大力培育新兴消费;聚焦短板领域,实施老旧小区改造,扩大有效投资,优化顶层设计推进新基建;进一步研究出台中小微企业支持政策,推进减税降费,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和房屋租金;紧扣就业这一最大的民生,聚焦高校毕业生、农民工、贫困地区劳动力等重点群体,实施好援企稳岗政策……目前,相关部门一揽子新政待发,宏观政策对冲力度将不断加大。
毛盛勇指出,随着复工复产加快统筹推进,更大力度的政策不断出台,二季度中国经济表现会更好。
“依托强大国内市场支撑,通过宏观政策对冲,畅通经济循环,发挥各类市场主体作用,我们完全有信心、有能力、有条件克服眼前的困难,推动经济发展尽快恢复到正常轨道,完成好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。”国家发展改革委国民经济综合司司长严鹏程表示。
2022-01-12 16:37:56
2022-01-12 16:35:51
2022-01-12 16:33:46
2022-01-12 16:31:37
2022-01-12 16:23:37
2022-01-10 23:50:47
2022-01-10 23:50:44
2022-01-10 23:50:28
2022-01-10 23:49:46
2022-01-10 23:49:40
2022-01-10 23:49:36
2022-01-10 16:58:03
2022-01-10 16:55:04
2022-01-10 16:52:42
2022-01-10 16:50:33
2022-01-10 16:47:29
2022-01-10 16:36:07
2022-01-10 16:34:44
2022-01-10 16:34:37
2022-01-10 16:34:32
2022-01-10 16:34:26
2022-01-10 16:34:23
2022-01-10 16:12:37
2022-01-10 15:29:11
2022-01-10 15:17:57
2022-01-10 15:13:38
2022-01-10 15:09:07
2022-01-10 15:06:46
2022-01-10 15:00:54
2022-01-10 14:58:48
2022-01-10 14:44:41
2022-01-10 14:37:13
2022-01-10 12:04:30
2022-01-10 11:05:30
2022-01-10 11:03:01
2022-01-10 11:01:18
2022-01-10 10:46:24
2022-01-10 10:26:59
2022-01-10 10:22:55
2022-01-10 10:16:57
2022-01-10 10:08:05
2022-01-10 10:03:29
2022-01-10 10:02:08
2022-01-10 09:32:02
2022-01-10 08:59:32
2022-01-10 08:43:11
2022-01-10 08:32:05
2022-01-10 08:24:26
2022-01-10 08:17:51
2022-01-10 08:14:12
2022-01-09 17:10:02
2022-01-09 11:42:38
2022-01-08 14:14:03
2022-01-08 14:02:46
2022-01-07 22:27:18
2022-01-07 22:26:23
2022-01-07 22:25:41
2022-01-07 17:24:23
2022-01-07 16:39:41
2022-01-07 16:36:27
2022-01-07 16:30:57
2022-01-07 16:18:03
2022-01-07 16:08:57
2022-01-07 15:58:32
2022-01-07 15:58:20
2022-01-07 15:49:44
2022-01-07 15:31:33
2022-01-07 15:19:10
2022-01-07 15:09:59
2022-01-07 15:04:22
2022-01-07 15:04:18
2022-01-07 15:04:14
2022-01-07 15:04:10
2022-01-07 15:04:06
2022-01-07 15:04:02
2022-01-07 11:59:10
2022-01-07 10:56:03
2022-01-07 10:50:14
2022-01-07 10:41:11
2022-01-07 10:34:51
2022-01-07 10:27:42
2022-01-07 10:19:35
2022-01-07 10:15:46
2022-01-07 10:08:05
2022-01-07 10:04:02
2022-01-07 09:59:42
2022-01-07 09:46:39
2022-01-07 09:20:56
2022-01-07 09:15:25
2022-01-07 09:09:44
2022-01-07 08:43:15
2022-01-06 23:07:55
2022-01-06 23:07:48
2022-01-06 23:07:44
2022-01-06 23:07:22
2022-01-06 23:07:18
2022-01-06 17:07:00
2022-01-06 17:00:29
2022-01-06 16:55:06
2022-01-06 16:49:08
2022-01-06 16:46:42
2022-01-06 16:39:47
2022-01-06 16:35:47
2022-01-06 16:27:44
2022-01-06 16:05:49